联系我们

武汉福瑞堂礼仪有限公司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

027-86735053

咨询热线:15337222288

地址:武汉市新洲区阳逻经济开发区韩弄村

在线留言
请在此提交您的需求,我们的工作人员将及时与和您联系,为您提供专家定制方案。
新闻动态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湖北阳新:寻访烈士陵园,传承红色基因

3月26日上午,阳新县王英镇王文村,王英镇烈士陵园内来了几个陌生客人。来者先参观了无名烈士墓,仔细看完烈士纪念碑记载的那段历史后,为烈士们深深鞠躬。

  刘绘宏就是陌生客人之一。此番前来,他是为了寻找在革命时期失踪的三爷爷的踪迹。1931年,阳新县福寿区长乐里刘秋湾(今阳新县陶港镇官塘村刘秋湾),刘绘宏的曾祖父带着三个儿子和两个侄子参加红军。战争结束后,仅有一人回来。

  寻找“失踪”的三爷爷

  “请问一下,王文无名烈士墓在哪里?”26日上午,阳新县王英镇王文村,一名中年男子下车询问村民。

  顺着村民的指引,中年男子一行驱车匆匆赶往位于山坳深处的王文无名烈士墓。“现在不叫王文无名烈士墓,叫王英镇烈士陵园。”热心村民更正。

  在当地向导的带领下,车子在一块空地停下。中年男子便是刘绘宏,陶港镇官塘村人,也是阳新高级中学的一名教师。

  写着“王英镇烈士陵园”几个大字的牌子在陵园入口处格外显眼。牌子正前方,竖立着一块烈士纪念碑。碑上记载着大革命时期红三师在王文驿发生的一场惨烈战斗。

  此次战役,红三师遭遇国民党军埋伏,除少数人突围外,绝大多数人当场牺牲。当地人在三槐寺后山上挖出坑洞,将许多红军战士就地掩埋。

  之后,这里便形成了无名烈士墓群。新中国成立后,善良的王文村村民一代又一代接力守护无名烈士墓,每年清明都会自发给长眠于此的无名烈士扫墓。

  “陶港跟这里相隔100多里,你跑到这里干什么?”有村民忍不住好奇询问。

  “我三公(阳新对爷爷的称呼)当时加入了红三师,听说红三师许多将士牺牲后埋在这里,很多都是无名无姓,我来找找。”刘绘宏耐心解释。

  在听完王文村党支部副书记王梦楼对王文战役的介绍后,刘绘宏有些动情:也许,三爷爷就是牺牲在这场战斗里。

  父子侄六人一同闹革命

  刘绘宏默默地在无名烈士墓前上了一炷香。跪下那刻,他大喊:“三公,孙子绘宏来看你了!”

  站起身时,大家分明看到,他的眼中含着泪花。在平复情绪后,刘绘宏慢慢讲述起祖辈参加革命的故事。

  大革命时期,阳新县福寿区长乐里刘秋湾住着这样一户人家。一家8口全靠户主刘正财给地主当长工维持生计。刘正财育有5子1女,家大口阔,日子过得极其艰难。

  刘秋湾山后的犀牛山颈是当时福寿区通往阳新县城的唯一交通要道。从山外来到长乐里的路人翻过犀牛山后,都会在刘秋湾停下来歇脚。要从长乐里走出山外的路人,在翻越犀牛山前,也会选择在刘秋湾休息片刻。因此,刘秋湾成了一个热闹的地方。

  彼时,福寿区长乐里一带,参加红军革命的特别踊跃。阳新县志记载,大革命时期,中共阳新第一任县委书记罗伟就是长乐里的人。

  在刘秋湾一个地主家当长工的刘正财,常常避开东家偷偷跑去聆听罗伟等革命同志的演讲,思想渐渐被进步理念所熏陶,坚定了心中的信仰。

  “小时候听我爷爷讲,罗伟、陈洪光等共产党人深夜来长乐里组织秘密活动时,一般先由太爷爷刘正财摸黑为他们引路。”提起祖辈,刘绘宏记忆被慢慢打开。

  1926年,刘正财参加了福寿区农运会和赤卫队,走上了革命道路。在刘正财的引领下,其房头侄刘应敖、刘应数先后加入了赤卫队,与叔父一起投身革命。

  1930年,中共鄂东特委决定,在阳新“再加集一部分人枪”,与红军游击队一起,组建成立了红3师第8团。不久,已是赤卫队员的刘正财将其五个儿子中的前三个刘应喜、刘应屋、刘应凰,连同房侄刘应敖、刘应数一同带进革命队伍。当时,三儿刘应凰才13岁。

  去时六人回时仅剩一人

  “听我爷爷讲,太爷爷离家当红军时,家中除妻子外,还有老四老五两个未成年的儿子,一个10岁,一个7岁,10岁的老四就是我爷爷。一家五个儿子,父亲带走3个参加红军,这样的举动,一般人很难做到。”刘绘宏提到这时又禁不住落泪。

  家里的顶梁柱参加革命去了,为了生活,老四刘应燮被本湾乡贤刘正汉收养。为了度日,刘正财的妻子带着小儿子刘应华不得不过着流离失所的乞讨生活。

  “我太奶奶带着五公留在家乡,盼星星盼月亮,就是盼着太爷爷和几个爷爷回来。可是,她到去世时也没盼回来丈夫和儿子。”刘绘宏说。

  一寸山河一寸血。在陶港镇官塘村刘秋湾的后背山上,四位革命烈士墓碑和阳新县档案馆烈士英名录这样记载:

  姓名:刘正财,性别:男,籍贯:阳新县潘桥公社官塘刘村,出生年月:1885年,参加革命时间:1929年,简历:1931年参加红军。先后参加过江西修水、武宁等战斗。1932年在湖南省长沙战斗牺牲。

  姓名:刘应敖,性别:男,籍贯:阳新县潘桥公社官塘刘村,出生年月:1898年,参加革命时间:1929年,简历:赤卫队员,参加过火烧厂、阳新城关等成斗。1930年参加红十六军,历任班长、排长、连长等职,1932年在江西横路战斗牺牲。

  姓名:刘应数,性别:男,籍贯:阳新县潘桥公社官塘刘村,出生年月:1909年,参加革命时间:1929年,简历:赤卫队员,参加过阳新城关战斗。1930年冬被“铲共团”杀害。

  姓名:刘应喜,性别:男,籍贯:阳新县潘桥公社官塘刘村,出生年月:1911年,参加革命时间:1931年,简历:1931年冬跟随父亲刘正财一起去龙港参加红军,参加新兵训练班,结业后分配红三师,任排长。1932年在横路战斗中牺牲。

  刘正财的二儿子刘应屋,也是刘正财家踏上革命路的四位中唯一幸存者。刘应屋1931年跟随父亲参加红军,后来在战场上脑部受到严重损伤,记不清自己的老家湾名。直到1950年,刘应屋在阳新县城五马坊被同村人认出后被领回老家。

  去时6人,回来只剩1个,刘应屋被领回村里时,村里的长辈无不掩面痛哭。

  革命信仰代代相传

  作为唯一幸存者,刘应屋回到老家,因脑部损伤,无法正常参加生产队里的农业劳动。生产队长就安排他为生产队放牛。期间,他把自己曾参加过红军,并荣立过战功的事迹深埋心底,从未要求组织给予关照。

  刘应屋回家后并未成婚,去世时由族中一户人家的儿子继嗣。“爷爷1972年去世时,我8岁了,在爷爷的遗物中无意中翻出一大堆爷爷从战场上带回来的各式各样的军功章。”刘应屋的嗣孙刘会明回忆。

  新中国成立后,老五刘应华在组织的关心和培养下,1960年担任阳新县陶港公社革委会主任。由于工作作风扎实正派,当地民众称其为“刘克思”。

  遗憾的是,刘绘宏的三爷爷刘应凰当时跟着去部队时才13岁,可能因为年纪太小,并未在红军名单及相关革命史料中有记载。





上一篇 : “检察蓝”护送散葬革命烈士墓迁葬入园

下一篇: 湖北鹤峰20位散葬烈士集体迁葬至陵园